贵州省母婴保健条例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21 23:21:28   浏览:9061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贵州省母婴保健条例

贵州省人大常委会


贵州省母婴保健条例
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1998年11月21日贵州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自1999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保障母亲和婴幼儿健康,提高出生人口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以下简称《母婴保健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母婴保健是指母亲和7周岁以下婴幼儿的医疗保健。
第三条 母婴保健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医疗保健服务与自我保健相结合的原则。
逐步推行母婴保健保偿制度。
第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领导本行政区域内的母婴保健工作,将母婴保健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逐步增加投入。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边远、贫困、少数民族地区的母婴保健工作给予扶持。
第五条 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母婴保健工作。
财政、民政、劳动、教育、公安、计划生育等行政部门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社会团体以及新闻媒体,应在各自职责范围内,配合卫生行政部门做好母婴保健工作。
第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对在母婴保健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应给予表彰或奖励。

第二章 婚前保健
第七条 在城市实行婚前医学检查制度。
在农村有计划、分步骤地开展婚前医学检查工作。
第八条 医疗保健机构应当依法单独设立婚前医学检查门诊,开展婚前卫生指导、咨询和医学检查工作。
第九条 医疗保健机构应当按照检查的实际结果给受检者出具《婚前医学检查证明》。
医疗保健机构对婚前医学检查中发现患有法律、法规规定应当暂缓结婚或不宜生育的疾病,应在《婚前医学检查证明》上写明医学指导意见,进行专门登记,做好随访咨询工作。
第十条 医疗保健机构对婚前医学检查不能确诊的,应当转至上级卫生行政部门许可的医疗保健机构确诊。受检者对检查结果有异议的,可向母婴保健医学技术鉴定委员会申请医学技术鉴定,并取得医学鉴定证明。
第十一条 婚前医学检查收费标准由省财政、物价部门制定。
对边远贫困地区生活确有困难的人员应当减免收费,减免办法由当地人民政府制定。

第三章 孕产期保健
第十二条 医疗保健机构应当为育龄妇女和孕产妇提供生殖健康和孕产期保健服务。
孕产妇应当接受孕产期保健服务。
第十三条 医疗保健机构进行产前诊断时,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给予医学指导:
(一)出生过某种遗传病患儿或者夫妻一方为某种遗传病患者的;
(二)夫妻一方为染色体异常的;
(三)早孕阶段曾服用致畸药物或者有病毒感染史等致畸因素的;
(四)原因不明多次流产、死胎、死产的;
(五)医学上认为其他需要指导的情况。
第十四条 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
第十五条 依法接受终止妊娠或者结扎手术的,其手术费用按劳保医疗或公费医疗管理办法报销;不享受劳保医疗或公费医疗的,其手术费用由当地人民政府负责解决。
第十六条 推行住院分娩。
交通不便的农村,孕妇没有条件住院分娩的,由取得卫生行政部门颁发《家庭接生员技术合格证书》的家庭接生员为其接生。
高危孕妇应到有条件的医疗保健机构住院分娩。
第十七条 医疗保健机构和家庭接生员,对孕产妇死亡、婴儿死亡以及新生儿出生缺陷情况应按规定统计报告,并做好分析工作。
第十八条 医疗保健机构对所接生的新生儿应按照有关规定出具《出生医学证明》。在家庭接生的新生儿,由接生员或新生儿父母报请出生地乡(镇)卫生院办理《出生医学证明》。
申报新生儿户口须持有《出生医学证明》。

第四章 婴幼儿保健
第十九条 提倡和推行母乳喂养。医疗保健机构应当为婴幼儿提供下列医疗保健服务:
(一)提供母乳喂养和合理膳食等科学育儿指导;
(二)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诊治工作,对新生儿进行家庭访视;
(三)建立儿童保健手册;
(四)定期对婴幼儿进行健康检查,并对体弱儿的健康进行重点监护;
(五)依照计划免疫程序,按时为婴幼儿进行预防接种;
(六)开展婴幼儿眼、耳、口、鼻、喉及心理保健服务;
(七)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医疗保健服务。
第二十条 卫生行政部门会同教育行政部门对托儿所、幼儿园的卫生保健工作实行管理和监督。
医疗保健机构和教育行政部门应当按照本条例及有关规定,定期对托儿所、幼儿园的卫生保健工作进行指导、监测。
托儿所、幼儿园的工作人员应定期到指定的医疗保健机构进行健康体检。
禁止患有传染病的人员从事儿童保育工作。
第二十一条 儿童入托、入园前应当进行健康体检。托儿所、幼儿园招收儿童,应当查验儿童保健手册、健康体检证明。

第五章 医学技术鉴定
第二十二条 县级以上母婴保健医学技术鉴定委员会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婚前医学检查、遗传病诊断、产前诊断结果有异议的进行医学技术鉴定。
母婴保健医学技术鉴定委员会组成人员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条件,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提名,经同级人民政府审核后聘任,并报上一级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第二十三条 公民对医疗保健机构出具的婚前医学检查、遗传病诊断、产前诊断结果持有异议的,可以在接到诊断结果之日起15日内向当地母婴保健医学技术鉴定委员会提出书面的鉴定申请。
母婴保健医学技术鉴定委员会应当在接到鉴定申请之日起30日内作出医学技术鉴定结论;特殊情况最长不得超过90日。对鉴定结论仍有异议的,可以在收到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母婴保健医学技术鉴定委员会申请重新鉴定。
省母婴保健医学技术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结论为最终鉴定结论。
第二十四条 母婴保健医学技术鉴定委员会进行医学鉴定时,必须有三分之二以上的成员参加,遵循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对不同意见必须记录在案。鉴定结论应当由参加鉴定的委员签名,并加盖鉴定委员会公章。鉴定材料和鉴定结论原件必须立卷存档,严禁涂改、伪造、隐匿、销毁

母婴保健医学技术鉴定委员会成员中与当事人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第六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五条 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保健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母婴保健业务工作的监测和技术指导。
第二十六条 医疗保健机构依照《母婴保健法》开展婚前医学检查、遗传病诊断、产前诊断、接生以及母婴保健工作范围内的结扎手术和终止妊娠手术,应当符合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条件和技术标准,实行许可证制度。
第二十七条 开展遗传病诊断和产前诊断的业务注册,须经省卫生行政部门审批;开展婚前医学检查的业务注册,经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并报州、市、地卫生行政部门审批;开展涉外、涉台港澳人员婚前医学检查的医疗保健机构,由州、市、地卫生行政部门提名,省卫生行政部门审
批;开展接生和母婴保健工作范围内的结扎手术和终止妊娠手术的业务注册,须经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审批。开展以上业务,均应领取统一印制的《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
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应将婚前医学检查机构和人员名单抄送同级民政部门备案。
第二十八条 从事《母婴保健法》规定的婚前医学检查、遗传病诊断、产前诊断和母婴保健工作范围内的结扎手术和终止妊娠手术的人员,必须达到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条件和要求,并经卫生行政部门考核合格,取得《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书》。
从事遗传病诊断和产前诊断的人员考核发证,由省卫生行政部门负责;从事婚前医学检查人员的考核发证,由州、市、地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助产人员、家庭接生员和从事母婴保健工作范围内的结扎手术和终止妊娠手术人员的考核发证,由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
第二十九条 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设立专(兼)职母婴保健监督员。
母婴保健监督员负责本辖区卫生行政部门交办的母婴保健工作的监督和检查。
第三十条 从事母婴保健工作的人员应当严格遵守职业道德,为当事人保密。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一条 对违反本条例,未取得国家颁发的有关许可证、合格证的单位或个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予以制止,并可以根据情节给予警告或者对单位处以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对个人处以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
,对单位处以5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罚款,对个人处以5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罚款;出具的有关医学证明无效:
(一)从事婚前医学检查、遗传病诊断、产前诊断、医学技术鉴定的;
(二)施行终止妊娠手术的;
(三)出具本条例规定的有关医学证明的。
第三十二条 未取得国家颁发的有关许可证、合格证,施行结扎手术、终止妊娠手术或者采取其他方法终止妊娠,致人死亡、残疾、丧失或基本丧失劳动能力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三条 从事母婴保健的工作人员违反本条例有关规定进行胎儿性别鉴定或者出具虚假医学证明的,由医疗保健机构或者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卫生行政部门可并处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取消其执业资格。
第三十四条 卫生行政部门和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不履行职责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由其主管部门或监察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五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逾期不申请行政复议、不提起行政诉讼、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卫生行政部门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1998年11月21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佳木斯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佳木斯市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统一监督管理办法的通知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佳木斯市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统一监督管理办法的通知

佳政发〔2009〕3号


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直属单位:

《佳木斯市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统一监督管理办法》业经二○○九年一月八日市政府第二十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佳木斯市人民政府
二○○九年二月二十七日


佳木斯市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统一监督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规范市直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促进资产的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降低执政成本,推动节约型政府建设,监督经营性资产有偿使用,充分挖掘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潜力,实现资产保值增值。根据财政部令第35号《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6号《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和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令第10号《黑龙江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经营使用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是指由行政事业单位占有、使用的,依法确认为国家所有、能以货币计量的各种经济资源的总称。
第三条 资产统一管理的范围包括:市直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民主党派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占有使用的房屋建筑物(包括在建工程和已完工未进行竣工决算的建筑物)、土地、交通工具、办公设备等全部国有资产。
第四条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实行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监管,单位使用的管理体制。
财政部门是政府负责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职能部门,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实行统一管理。
第五条 市政府将划入统管范围单位的房屋所有权证、国有土地使用证等收归市政府,由财政部门统一管理,并对各单位现有的房屋建筑物、土地等资产进行清理登记,核定单位的房屋建筑物、土地等资产的产权、使用面积、价值等情况,由财政局代表市政府与使用单位签订《佳木斯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委托管理使用协议书》。各单位新增加的房屋和土地,产权所有人均为市政府。
第六条 行政事业单位对其使用的资产负责日常管理、维修、维护,费用仍按原渠道解决。努力提高使用效益,保证其安全、完整。
行政事业单位每年至少要对所管理的资产进行一次清查,做到帐帐相符、帐实相符,严禁形成帐外资产,每年年末要与财政部门核对固定资产账。
第七条 各单位分立、撤销、合并、改制以及隶属关系发生改变或主要负责人变动前,应对单位使用的资产进行清产核资,编制资产清册,报送财政部门。如存在国有资产流失、资产抵押担保未收回或国有资产产权纠纷,单位主要负责人不得调动。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私分、转让、转借、调换或变卖国有资产。
第八条 购买固定资产除国家、省另有规定外,应履行下列程序:
行政事业单位向财政部门提出申请,并填报《新增资产申报表》;财政部门依据国有资产配置标准、产权登记数据和资金情况进行审批;按《政府采购法》履行政府采购程序;国库集中收付中心按财政局批准的《新增资产申报表》和政府采购批复付款、记帐。
第九条 资产配置属于基本建设项目的,按《佳木斯市政府投资管理办法》执行;基本建设项目完工,经政府投资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后三十日内,办理新增资产申报手续。
第十条 本着“必需、可能、够用”的原则,在保证正常工作的前提下,行政事业单位购买、处置大额资产、大型维修、资产置换和闲置资产的调处应先向财政部门申请,由财政部门按规定进行审核、汇总,并定期上报市政府,由市政府审批。
购建办公楼(包括翻建、扩建房屋)实行“代建制”。代建项目经有关部门批准后,购建单位将资金存入财政专户,由财政部门委托购建,各单位不得自行购建。
第十一条 按照“划分范围、分类监管”的原则,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划分为非经营性资产和经营使用资产。对正常办公用房,按国家规定的办公用房标准核定各单位的房屋使用面积,各单位多余的房屋由市政府调剂使用或统一招标出租。
将国有资产对外投资、出租、出借、担保等,必须向财政部门提出申请,财政部门审核、汇总后,上报市政府审批。未经批准,任何单位不得将国有资产用于经营使用。
出租资产由财政部门审核、汇总,并定期上报市政府审批后,实行招标出租。
对外投资、出借、担保等行为,由财政部门审核、汇总,定期上报市政府,由市政府审批后执行。
第十二条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包括各类国有资产的无偿划转、出售、对外投资、对外捐赠、报损、报废、核销、抵押、担保等,需先向财政部门提出申请,财政部门审核、汇总后,定期上报市政府审批。
申请时需提交下列文件、证件和资料:
(一)处置资产申请报告;
(二)单位分立、撤消、合并、改制、隶属关系改变等批准文件;
(三)资产原始价值凭证及产权登记证;
(四)《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申报审批表》;
(五)资产评估报告、审计报告;
(六)非正常损失情况说明及对责任人、有关领导的处理情况;
(七)财政部门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第十三条 资产变价收入和国有资产经营使用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由财政部门负责收缴和监管,并缴入佳木斯市财政局国有资产收入专户,纳入部门预算管理。
第十四条 市财政、监察、审计和各单位行政主管部门要发挥其职能作用,加强对行政事业资产监督、检查。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财政等监管部门责令其改正,视其情节,追究单位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责任,并依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处理,触犯刑律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一)未按规定履行职责,造成资产流失和损坏的;
(二)未经财政部门审核、汇总,并报请市政府批准,擅自处置资产或将资产经营使用的;
(三)以虚报、冒领等手段骗取财政资金的;
(四)未按规定缴纳国有资产收入的;
(五)资产不入帐或隐匿资产不报的;
(六)增加国有资产,不履行新增资产审批手续的;
(七)增加国有资产不入账,形成账外资产的;
(八)将国有资产抵押担保,债务到期后,债务人不能还清债务,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
(九)购建办公楼未实行“代建制”,单位自行购建的。
第十五条 各城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参照本办法执行。事业单位创办的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由财政部门按照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有关规定实施监督管理。
第十六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佳政办发〔2006〕21号《佳木斯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第十七条 本办法由市财政局负责解释。


国防科工委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加强军工、民爆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紧急通知

国防科工委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国防科工委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加强军工、民爆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紧急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防科工委(办),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民爆器材行政主管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各军工集团公司:

  2006年4月1日19时5分左右,山东省招远市七六一有限责任公司铵梯炸药凉药、装药、包装车间发生爆炸事故,车间被炸毁,造成在岗的31名员工被埋,其中20人死亡,2人重伤,其余人员失踪。事故原因和事故详细情况正在调查中。

  国防科工委孙勤副主任、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梁嘉琨副局长、山东省韩寓群省长和张昭福省长分别带队赶赴现场,组织当地有关部门继续搜救失踪人员并开展事故调查工作。

  事故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领导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华建敏国务委员作出重要批示。根据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重要批示,现就加强军工、民爆企业安全生产工作,防范类似事故发生提出如下要求:

  一、提高对安全生产工作极端重要性的认识

  本次事故伤亡惨重,损失巨大,各部门、各单位要认真吸取本次事故的沉痛教训,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提高对安全生产工作极端重要性的认识,密切配合,切实履行安全监管职责,强化安全监管,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严防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二、切实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要督促企业严格按照安全生产法规、规章制度和安全技术标准、规程的要求组织生产,严禁超定员生产,严禁生产设施超负荷运转,严禁车间及库房超量储存危险品。要加强对重大危险源、人员密集危险作业场所的监控和应急救援准备工作;要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强化管理,严肃查处"三违"现象;要把安全责任逐级落实到人,不得有丝毫的麻痹大意和侥幸心理。

  三、重新核定、压缩危险场所作业人员

  要组织企业重新对危险作业场所的定员进行审核,采取必要措施,重点压缩10人以上危险作业场所的人员,严防重特大恶性事故发生,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四、加大安全投入,加速淘汰落后危险工艺

  要督促企业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力度,针对危险场所作业人员密集的情况,积极采用先进成熟的工艺技术,组织实施安全技术改造,提升企业生产过程的本质安全度。

  五、立即组织开展一次安全生产大检查

  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立即组织专家对军工、民爆企业的重大危险源和危险作业场所开展一次安全大检查。请各部门和各单位务必严肃认真对待此次检查工作,严防走过场,做到安全检查不留死角,发现问题立即责令整改,安全隐患严重的要坚决实施停产整顿。

  

  国防科工委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二OO六年四月二日